![]() |
|
10 访问 |
个人资料
教育经历2013.9-2017.8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博士后,合作导师:刘卫东和陆大道 2010.9-2013.6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专业:人文地理学,导师:葛岳静 2007.9-2010.6 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区域经济学,导师:骆华松 2003.9-2007.6 淮南师范学院,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工作经历2010.8-2019.2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助教/副教授 2019.3-2019.1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院,研究员 2019.12-至今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胡志丁(1986-),男,江西上饶余干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市曙光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青年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全球化与地缘环境研究。贝斯特全球最奢游戏2288区域地理系系主任。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地方政府、部队、协同中心等项目20余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 社会兼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双聘研究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青海省-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理学一带一路研究分会理事 国际区域研究学会中国分会理事 《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编 《热带地理》期刊编委 《经济地理》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全球化与地缘环境 招生与培养开授课程承担本科生的课程《国际形势与政治地理》,校级公选课; 承担本科生的课程《当前国际问题的跨学科解读》,校级公选课; 承担本科生的课程《政治地理学》,专业选修课; 承担研究生、博士生课程《地缘环境解析:理论与方法》; 承担本科生的课程《人文地理学方法论》,专业必修,二选一; 参与《世界地理》慕课东亚和东南亚两章; 参与研究生《中国发展与世界变局》课程; 参与本科生《世界政治经济地理》课程。 科研项目项目 主持国家自科面上项目:多元地缘体双层博弈下东北亚地缘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 主持上海曙光学者计划项目:地缘环境研究理念、议程与路径; 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大数据时代地缘环境解析的理论与方法跨学科研究; 主持某党校委托项目“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研究”; 主持某国企委托项目“地缘环境解析的理论与方法”; 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地缘环境研究跨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缅跨境复杂社会网络对缅北冲突的影响机制及边境安全防控体系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我国周边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环境演变机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美在能源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互斥效益与共生机制研究; 主持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美国全政府对华战略对上海国际科技合作的影响研究; 主持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缅甸民族地方武装冲突的成因、趋势及其对我国边境安全影响的调查研究; 主持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云南边境沿线地缘环境信息建模与地缘安全评估研究; 主持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调创新中心项目:中缅边境难民空间分布预测; 主持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调创新中心项目:地缘战略的主体间性与中国对东南亚国别地缘战略研究; 主持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主持某部队委托项目:中国海外利益研究(1949-2021); 主持某部队委托项目:缅甸地缘环境对缅北局势和中缅边境安全的影响; 主持某研究院委托项目:新时代中国周边地缘安全环境与军事风险评估; 主持某市国安局委托项目:美国政府对澜湄合作的影响路径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主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疫情冲击下湄公河国家内外政策动向及对策研究; 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缅甸地缘环境研究; 主持华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不同类型国别地缘环境定量评估与演变机制研究; 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主任基金项目:民族建构与缅甸果敢冲突——基于流行地缘政治视角; 学术成果论文 发表SSCI、SCI、CSCD、CSSCI、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 Wei Hu, Yuejing Ge, Zhiding Hu, et al. Features of Geo-economic network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Sustainability, 2022. SSCI. Wei Hu, Yuejing Ge, Zhiding Hu, et al. Geo-Economic linka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untires along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and Their Typ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SSCI Thomas Ptak, Jussi P.Laine, Zhiding Hu(共同通讯作者), et al. Understanding borders through dynamic processes: capturing relational motion from southwest China’s radiation centre. Territory, Politics, Governance, 2022.SSCI Zhiding Hu, Victor Konrad. Repositioning security spaces of exclusion, exception, and integration in China-Southeast Asia borderlands. Regions & Cohesion, 2021. Wei Hu,Yuan Hu,Zhiding Hu(通讯作者),et al. Emergy-based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of China's marine eco-economic system during 2006-2015.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2019(79):1-13.(SSCI) Zhiding Hu, Victor Konrad. In the space between excep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kokang borderlands on the periphery of China and Myanmar. Geopolitics, 2018,23(1):147-179. (SSCI) YuliLiu, Yuejing Ge, Zhiding Hu(通讯). Cultural and capital flows —Exploring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China’s OFDI.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8(48):27-45. (SSCI) Hu Zhiding,Lu Dadao.Re-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al geopolitical theories in a critical geopoli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26(12):1769-1784.(SCI) Zhiding Hu, Yuejing Ge. The geopolitical energy security evaluation method and a China Case application besed on politics of Scale. Sustainability, 2014,6(9):5682-5696.(SSCI) 胡志丁,张喆,赵路平. 地缘环境研究的理念及议程与路径. 地理学报,2022在线发表. 王萍,杜德斌,胡志丁. 约旦河跨境水冲突的地缘环境分析. 地理学报,2022在线发表. 张喆,胡志丁(通讯). 基于国别地缘环境视角解析缅甸民主化改革进程. 地理研究, 2022. 胡志丁,张喆,马腾,胡伟. 在学科发展的演变中理解和把握地缘政治及地缘政治学. 地理科学,2022. 秦大河,张国友,胡志丁(通讯).今天的中国为什么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世界地理学.世界地理研究,2020,29(1):1-7. 胡志丁,王丰龙,安宁,等.洋能否为中用?西方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发展的借鉴与反思.地理研究,2020,39(2):217-231. 胡志丁,葛岳静,骆华松,等.地缘环境解析:理论与方法笔谈.世界地理研究,2019,28(2):2-12. 胡志丁,陆大道.地缘结构:理论基础、概念及其分析框架.地理科学,2019,39(7):1045-1054. 胡志丁,陆大道,杜德斌,葛岳静,骆华松.未来十年中国地缘政治学重点研究方向.地理研究,2017, 36(2): 205-214. 胡志丁,葛岳静.理解新经济地理学.地理研究,2013,32(4):731-743. 胡志丁,葛岳静,徐建伟,等.空间与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地理科学进展,2012,31(6):676-685. 胡志丁,葛岳静,骆华松,等.地缘环境解析:理论与方法笔谈.世界地理研究,2019,28(2):2-12. 胡志丁,刘卫东.论地缘战略的主体间性——兼论中国地缘战略抉择.2016,31(3):122-127. 胡志丁,刘卫东,宋涛,等.主体间共识、地缘结构与共建“一带一路”.热带地理,2015,35(5):621-627. 胡志丁,葛岳静,鲍捷,等.南亚地缘环境的空间格局与分异规律研究.地理科学,2013,33(6):685-692. 胡志丁,王学文.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的时空演变: 特征、规律及其原因.热带地理,2019,39(6):833-843. 胡伟,胡志丁,葛岳静. 中国地缘环境研究进展与思考.地理科学进展,2019,38(4):477-488. 胡志丁,刘玉立,胡浩,等.建构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以战后日本崛起为例.经济地理,2012,32(10):7-13. 胡志丁,刘玉立,李灿松,等.权力、地缘环境与地缘位势评价——以中日钓鱼岛之争为例.热带地理,2014,34(1):50-57. 杨在月,胡志丁(通讯),惠凯,等.论地缘战略区位的主体间性——以缅甸为例.世界地理研究,2017,26(2):1-10. 何冬梅,杨在月,胡志丁(通讯).论地缘战略实施效果的主体间性——以美国围堵战略为例.世界地理研究,2019,28(2):22-33. 叶帅,胡志丁(通讯),陆好健,等.基于主体间性的乌克兰危机解读.世界地理研究,2019,28(2):68-77. 王博,李旭阳,胡志丁,等.基于问卷和访谈的中缅边民交往探究.热带地理,2016,36(2):260-266. 胡志丁,骆华松,李灿松,等.2009年后缅甸国内冲突的地缘政治学视角解读.热带地理,2015,35(4):561-568. 胡志丁,骆华松,葛岳静.经典地缘政治理论研究视角及其对发展中国新地缘政治理论的启示.热带地理,2014,34(2):184-190. 胡志丁,葛岳静,骆华松.地缘战略制定原则与中国地缘战略.世界地理研究,2018,27(5):1-11. 胡志丁,骆华松,李灿松,等.地缘安全视角下国家边界的“三重功能”及其优化组合.人文地理,2012,27(3):73-77. 著作 人民出版社:次区域合作与边境安全及边界效应调控研究 商务印书馆:我国周边地缘环境解析:理论与方法 荣誉及奖励获奖 2018年获第二届吴传钧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十年评一次); 2016年获国际地理联合会会前会优秀论文奖; 2015年获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 2014年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第一; 201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经纬系友奖学金; 2013年获北京市支援西部地区特别贡献奖; 2012年获中组部集体二等奖,部级; 2012年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第三; 2009年获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三等奖,排第二; 人才称号 2022年教育部青年长江; 2022年上海市曙光学者; 2021年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2021年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 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紫江青年学者; 2017年获评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联大青年学者; |